從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遞員、外賣員,到起早貪黑的餐飲業老板,我國目前約有3億農村人口通過就業、就學等方式轉入城鎮,成為新市民。
3億新市民為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其自身卻面臨著就業創業、租房買房、子女教育、醫療、養老等多方面的實際需求。面對這一特定人群龐大的金融服務與保障需求,保險機構的可為之處在哪里?
記者注意到,自去年4月原中國銀保監會、央行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鼓勵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強化產品和服務創新以來,各地銀保監局在逐漸細化落實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部署。如近期,貴州、湖南、新疆等多地銀保監局發文,明確圍繞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的金融需求,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務可得性和便利性。
作為金融業重要組成部分的保險業,正致力于為新市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近段時間以來,不少險企創新推出了新的保險保障產品。
7月5日,某產險與美團聯合推出新市民商家綜合險“美團生意?!?。據介紹,這是一款圍繞新市民創業場景,特別是小微經營場景提供的綜合保障保險,可同時提供店鋪財產保障、人身意外保障、第三者責任險等多項服務。7月8日,某人壽針對新市民推出“和護e家”家庭綜合意外保險產品計劃與“和睦e家”百萬無憂團體醫療保險產品。6月,某保險也推出并上線了新市民專屬保障“安e診”“安心診”兩款門診險。
保障仍存缺口
根據《2022新市民金融服務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近半數的新市民未購買商業保險。未購買商業保險的主要原因包括缺少篩選和理解條款的能力:擔心理賠和服務:缺乏商保意識:特殊群體沒有適用產品等。
與此同時,作為新市民的重要構成群體之一,快遞員每天面臨著一些潛在風險,比如分揀快遞包裹過程中的擦碰受傷、派件途中可能出現的交通意外等。
近期,記者就“是否已投保意外險、工傷保險”相關問題采訪了多名快遞員。多位來自直營快遞公司的快遞員表示,其所在公司已為其投保工傷保險、意外保險等。同時,還為其投保了雇主責任險,保障快遞員因公導致的各種意外事故或職業病產生的身故、傷殘、意外醫療費、康復費用等。
李濤(化名)是廣州番禺區某網點的快遞員,每年的年中或年末時期,網點的快件都會堆積成小山。由于要送的快件數量較大,有些包裹過重,因此車輛追尾偶有發生。去年12月,李濤在送件途中由于發生交通意外,導致右腳骨折,在醫院治療了半個多月才出院?!霸诠ぷ髦性斐傻囊馔?,可以通過我們公司買的商業保險意外險產品來報銷。出院后,我趕緊上傳了相關資料,很快理賠款和住院津貼就到賬了?!崩顫f。
來自加盟制的廣州海珠區某快遞網點的崔先生對記者表示,所在網點并未為其購買工傷保險,也未購買商業保險,一旦出現職業傷害和基本醫療等支出,享受不到保障。
“現在多數快遞公司的網點主要采取加盟模式,而在加盟網點工作的快遞員,特別是一些靈活就業的快遞員,自身權益很難得到保障?!贝尴壬f。也有個別快遞員向記者表示,自己并不清楚快遞公司有沒有為其投保商業保險,也不了解自身有哪些保險保障。
而同為新市民群體的另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外賣員在路上的騎行幾乎是分秒必爭。有時遇到視線盲區,就會避讓不及,因此外賣員在騎行中不慎摔傷或擦傷的現象屢見不鮮。近年來,各地都發生過外賣員因闖紅燈、違規并道導致人員死亡的交通事故。據悉,盡管外賣平臺會為外賣員投保一些意外保險或者雇主責任險,但還是存在保障不足和易產生糾紛的情況。
記者梳理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訴訟案件發現,外賣員出現的保險合同糾紛主要包括外賣騎手自身人身傷害保險糾紛、配送過程中造成第三者人身或者財產損害保險糾紛及外賣員雇主購買責任險產生的保險合同糾紛等。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新市民群體保障仍然不足,無論是保險覆蓋率、保障內容還是保障額度。
某人壽相關負責人也認為,當前,部分新市民群體服務需求未滿足,在保險保障方面存在“面臨生活風險多,普遍缺乏保險意識”和“醫療資源緊張,健康護理難題多”等問題。
積極細分化創新產品
如何才能讓新市民群體沒有顧慮地奮斗、更有保障地留在城市?
今年4月,北京銀保監局、天津銀保監局、河北銀保監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通知》,提出總部位于京津冀地區的法人銀行保險機構應建立本機構京津冀新市民金融服務統一協調機制,探索推出差異化的授信支持政策或保險費率優惠條款等。5月底,廣西銀保監局發文鼓勵對新市民較為集中的行業開展保險產品創新,向建筑工人、快遞騎手、網約車司機等職業風險較為突出的新市民群體提供雇主責任險、意外險等保障,推廣新市民長期護理保險,擴大保險保障覆蓋面。
值得一提的是,各保險機構積極行動,為新市民設計了更加靈活的專屬產品。
7月5日,圍繞新市民創業場景,新市民商家綜合險“美團生意?!鄙暇€。據悉,商家投保后,不管是因為火災、爆炸、水暖管爆裂、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造成店鋪財產損失,還是自家員工不小心摔傷燙傷,或者店鋪在經營期間發生意外事故造成顧客等第三者人身財產損失,均可申請獲得相應理賠。
對于“美團生意?!钡脑O計初衷和要解決的痛點問題,某產險方面對記者表示,產品上線之前,該產險和美團對小微商戶,特別是餐飲類的個體工商戶進行了多輪調研,發現商戶擔憂的風險主要集中在員工安全、店鋪財產和顧客安全三方面,因此圍繞這三個核心風險,把保障責任設計打包成一攬子保險方案,為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在新市民群體中,還有不少是跟著兒女隨遷過來的老人。因此,滿足老年需求、提升老年生活幸福感也成為完善保險保障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某人壽針對“隨遷老人”推出的“和睦e家”百萬無憂團體醫療保險產品,保障責任涵蓋一般醫療保險金、重度疾病醫療保險金、質子重離子醫療保險金等保障,責任內不限醫保目錄范圍。
據該人壽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款保險產品除了提供醫療保障,還對8個身體部位高發的惡性腫瘤-重度提供全流程醫學管理服務。對于京津冀地區廣大奔波勞碌在外的新市民群體來說,該保險服務解決了自身及隨遷老人去好醫院看病難的問題,切實滿足新市民醫療服務需求。
據采訪了解,多家保險公司推出了形式多樣的新市民專屬產品。
比如針對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外賣員等靈活就業群體,某人壽推出了“國壽新業態團體意外傷害保險”“國壽新業態團體意外費用補償醫療保險(A款)”等。針對新市民群體的租房需求,某財險推出了“家租寶”家財險。面對家政、家電維修等靈活就業的群體,“月嫂險”“家政安全責任險”和“家電售后維修責任險”等產品亦相繼上線。
“整體來看,今年以來,險企為新市民設計健康保險,充分考慮了產品長期可持續性。定價方面,結合不同細分人群的工作屬性,保費也按照訂單或者按日計費,大幅降低了保費門檻?!币患邑旊U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
全新服務體驗
除了滿足保險保障需求,持續升級服務、提高保險服務品質,也是做好新市民金融工作的重要內容。
《白皮書》顯示,在選擇保險金融平臺時,80%的新市民首先考慮的是“省心”因素,比如續保方便,自動扣費,產品條款簡單易懂,投保及續保流程簡單快捷等。其次,“省錢”“省時”“口碑”等考慮因素各占64%、54%和52%。
據悉,在承保方面,目前絕大部分險企充分整合各類資源,實現了將現有的保險承保方案優化升級,配置專屬的承保優惠政策,運用輕量化出單工具,通過二維碼及分享鏈接的形式,達到全流程線上化投保,簡化投保流程。
在理賠服務方面,險企也在致力于為新市民提供全智能化理賠。利用智能上傳、智能校驗、智能理賠等,帶來“速度快、流程易、免材料”的全新科技新體驗。同時,個別大型險企積極探索“全國通賠”服務,新市民客戶在任何地方出險,均可直接通過電話、互聯網或全國任一公司柜面辦理理賠申請,無須再回原籍地或承保地辦理。
不僅如此,結合不同地方實際情況,多家險企通過分支機構在多個地區專門設立了新市民保險服務中心或服務驛站,為廣大新市民提供一攬子綜合保險金融服務。
據險企內部人士介紹,新市民保險服務中心或服務驛站通常配備經驗豐富、業務嫻熟的工作骨干擔任服務專員,為新市民提供金融咨詢。同時,強化理賠服務,成立新市民專項理賠團隊,設置理賠專崗專職處理新市民理賠案件。比如針對不同年齡群體,差異化實施理賠策略,簡化理賠手續,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免費的傷殘鑒定等服務。
此外,一些險企還在自身線上平臺開設了“新市民服務專區”的快捷入口,方便新市民群體快速查找所需服務,提供一站式辦事指引,盡力讓新市民省心省時。(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301360個用戶完善保障計劃